【AI時代教育】3C育兒懶人包,事半功倍的育兒方式

我是一個會使用3C育兒的媽媽。
我曾經在公共場合拿出手機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而被別的媽媽阻止。
「媽媽你不知道給他看手機是在害他嗎?」
「為什麼不用紙本書代替手機呢?」
「你應該要開口和孩子對話才對,孩子才看得到你的嘴型…」
實際上,我的孩子是在開始使用3C進行「互動式的親子共讀」,在語言發展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個人覺得3C育兒沒有好與壞,主要是看如何使用3C產品以及制訂合理規範。
【正向教養】煤氣燈效應的情感操縱!淺談隱藏版的情緒勒索

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是一種心理操縱的形式。其方法是一個人或團體「隱秘地」讓受害人逐漸開始懷疑自己,使其質疑自己的「記憶力」、「感知力」或「判斷力」,導致受害者認知失調並且懷疑自我價值。
透過長期並且隱晦的「情緒勒索」達到加害者的目標期待,煤氣燈效應通常發生在最熟悉的親友之間。
【親子共讀】0歲開始親子共讀,家長選書技巧懶人包!

為什麼學校和政府都在提倡親子共讀呢?幼兒不識字共讀有意義嗎?幾歲開始親子共讀呢?幼兒沒有耐心一起閱讀怎麼辦?要如何挑選適合幼兒的書籍呢?家長講故事技巧不好會影響親子共讀效果嗎?
本篇文章分享「親子共讀」是什麼,並且分齡建議家長該如何挑選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
【提升專注力】專心比贏在起跑點重要!矽谷工程師黑馬的逆襲

本篇文章以親身經驗為例,將提升專注力的秘訣整理成重點。雖然我們不是兒童心理專家,但或許實際案例可以給家長帶來一些實質上的訓練啟發。
【專注力訓練】一篇搞懂!5個幼兒注意力不足的判斷重點

想要提升孩子專注力,家長就要先分辨孩子五種注意力的強弱關係,這樣才能找出孩子不專心的原因,也能避免家長努力錯方向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正向教養】避免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家長必看

討好型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長期處在高壓或恐懼的環境中,誤以為討好他人可以換取良好的人際關係的行為模式。他們本性善良單純、渴望被愛,會不自覺的過度付出,甚至不計自身利益而犧牲自我,並且希望以各種的討好行為獲得肯定,結果卻往往不受重視。由於討好型人格者分不清自我防衛和自我虐待的差異,容易形成惡性循環的不健康人際關係,所以活得非常辛苦。
【亞斯伯格症】你的孩子有亞斯特質嗎?淺談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這個詞,實際上還不到百年的歷史。一直到了近幾年才被廣為關注,在診斷發展一路上也引發許多爭議。有人說亞斯伯格症患者比較聰明,並且賦予它一個「學者症」的稱號;但也有人對於亞斯特質感到恐懼;甚至常常被來當炒作的話題。本文會淺談亞斯伯格症的起源以及常見症狀及診斷項目。
【發展遲緩】遲緩兒人數變多了?了解兒童早期療育

10年前比較少會聽到「遲緩兒」這三個字,更沒想過會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當我帶著孩子看診和做兒童早療訓練才發現,其實遲緩兒很普遍。由於少子化影響,家長沒有可以比較的對象,所以孩子往往是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才被老師告知有發展遲緩的狀況。
【發展遲緩】兒童發展遲緩該怎麼辦?通報流程SOP

兒童發展遲緩可能是暫時的,但也可能是持續的,並且可能影響兒童的整體發展和生活質量。多數的孩子在經過早期介入的治療以後,發展遲緩的狀況會有所改善。
【發展遲緩】學齡前家長必看!兒童發展里程碑懶人包

美國CDC兒童發展里程碑中的描述為「75%的同齡孩子都具備的能力」。
雖然美國CDC兒童發展里程碑(CDC’s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不是台灣衛服部的兒童發展檢核表,但是裡面的內容是醫師會參考的診斷重點資料。